兴奋了。这是多么有名的一句话啊!在中国历史上曾留下过无数位帝王在身份卑微时吐出的豪志之言,比如项羽的“吾当取而代之”,比如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等等。然而这些豪言壮志之中可谓最普通却也最不普通立志之句当属刘秀那一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可是,为什么就这么一句呢?我思考到此处,赶紧接着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沐玉听到我“娶妻当得阴丽华”以为我又认识了一位女子,便有些吃醋似的开口问道,“四哥,阴丽华是谁?长的漂亮吗?”
“这你得问你五哥啊,”我调笑道,“他可知道得清楚着呢!”
“问我?”刘秀惊异道,“你认识的女子我怎么知道?”
“你不知道?”我也觉诧异。
《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中明言写着“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啊,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又问道:“兄弟当真不识得南阳新野的阴丽华?”
“不认识!”刘秀回答的砍断决绝,绝不像故意为之。
怎么回事儿?历史出错了?其实仔细想想,从我来到这里,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从来都没有按着历史的轨迹走。吕母起义,邓禹年龄……哪一件不是都处处违背历史的记载?但是历史的车轮依然浩浩荡荡的向前,从来不曾改变过这些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一个人的年龄大记错了又如何?他的丰功伟绩绝不会因此而黯然一点儿!吕母起义时谁是主力又如何?她的巾帼豪情终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好吧,既然错就让它错吧。我相信,他们相遇终究也是一个时间问题。到底是刘秀先在新野遇到了阴丽华然后再到长安,还是先到的长安后在新野遇到的阴丽华都已不再重要。只要这段帝王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会在就行了。人们所乐于传诵的不是先后,而是故事和感情。只要故事真实,感情真挚,又管那么多做什么?想到这儿,我释然的笑了。
“你终将会认识的。”我随意的答道。
“那就要四哥做个介绍人了。”刘秀不解旧里,以为我只是随口一而已,他也便随口道。
“好啊!”既然他还不知晓,不如就等他自己去寻找,我还是不告诉他为好,免得失了神秘感。
“这么四哥是认识她的了?”沐玉酸酸的问道。
“算是吧。”我答道,“但却不曾见过。”
“没有见过怎么可以称得上认识?”沐玉嘟囔了一句。话音未落又听沐玉喊道:“四哥快看!他们在干嘛?”
我往沐玉手指的方向看去,隐隐约约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背后有一些身穿黑色长袍,头戴蓑笠的人士在悄然地抽出长袍之下的刀剑。
“不好!”我向着刚行驶到我们面前的行辇上的人喊道,“有人要劫杀奋武!”
那行辇上的人听到喊叫,掀开隔帘向我一望,笑意甫起便已看到飞射而来的箭。那人佩剑一抽,对着来箭纵劈过去。只见剑光一闪,那支疾射而来的箭便被纵劈成两半落在了地上。
“谢壮士提醒!”那人劈开飞箭之后向我朗声谢道。
“王邑纳命来!”一个浑厚振奋的声音响起之后,那些躲在人群背后的黑袍死士呼啦一下冲到人前喊杀着举剑向行辇砍去。列在行辇前后的士兵眼见黑袍死士奋勇砍杀而来也不惧怕,在奋武的调度下有理有利的阻击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最后因为群众繁多,兵家章法施展不开,两方便混战成了一团。其中一人勇猛异常,手持三尺铜剑,左右格杀。即使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只要碰到他得剑也是非死即伤。只一会儿他便砍杀到行辇之前,很随意的杀了两名护卫的士兵之后,轻轻一跃,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