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竞技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代女皇】(3/5)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代女皇】(3/5)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扬州的叛乱、宗室王公的造反,无不是在昭示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血腥的动乱和空前的灾难!因此。对那些敢于打皇帝主意的人,那些敢于与自己较量的人。自己只能是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并干净彻底地予以铲除!

在天下看来这是残酷的,是毫无血性的。然而,知子莫若母,况且几十年的宫廷抗争,使她明白一个道理,一切看是非理性的做法其实都是理性的。

一旦对自己的儿子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与其让别人来宰割,不如自己明正言顺来称帝,就象当年明正言顺争得皇后一样,这已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既成事实。

一些人不原意承认这种事实,把这看成是大逆不道。自己也觉得这是大逆不道,然而又是没有退路、毫无选择的大逆不道。

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死心,他们始终怀疑女皇能执政多久,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废帝李旦身上,一旦李旦掌权,他们就会以忠于李氏皇朝的功臣自居,关心的背后是其极险恶的用心!自己来它个杀一儆百,就是要让他们死了这份心!

天授三年,武承嗣被罢相。这是自光宅元年武承嗣入相以来第三次罢相。前后九年,第一次拜相只做了两个月便被罢免;

半年后再度启用,仅做了一个月,又被罢免。前两次罢相,武承嗣毫不知情;时隔九年后的此次罢相,虽为武承嗣挑起立嗣风波引起武皇不满,

然在武承嗣看来,立武氏子弟为储,武皇早有此意向,并非自己节外生枝。武承嗣对武皇的举措确实有些琢磨不透。

武承嗣为武皇嫡侄。当初,武皇父亲武士彟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武承嗣为武元爽之子。

武承嗣年青时,并没有得到这个做了大唐皇后的姑妈的任何恩典,相反,

他同他的父亲、叔父还有武氏子弟都被莫名其妙地流放到岭南,过上非人的生活。

从锦衣玉食到零落他乡与蛮民为伍,其怨恨和愤懑之情可想而知。以后,他们被武后召回。

作为武氏后代的兄长,武承嗣从尚衣奉侍到礼部尚书、当朝宰相,被贬被提。几经反复。这对于当时涉世不深的武承嗣来,简直是一头雾水。最终使武承嗣明白武后的意图,那是在宫廷的纷争过程之中。

武皇对武氏家族一直都是处在信任与非信任的复杂心态之中。她对同父异母兄弟还有那个家族没有好感。甚至带有某种怨恨。

这种怨恨源于自己的亲生母亲杨氏在父亲去世之后,受到了武氏家族武怀良、武怀运(武皇堂兄)和武元爽等的刁难和歧视。

这不但伤害了母亲。而且也在武皇的心灵里留下了终生抹不掉的创伤和阴影。

父亲死时武皇当时还只有十二岁。由于受不了武氏家族的非难,高傲的母亲,带着她亲生的三个女儿颠簸流离来到长安。

武皇很怀念父亲,那个在生时一直与她形影不离,疼爱、呵护有加的父亲,是他给她带来了童年的全部幸福和乐趣。

埋葬了父亲,也就埋葬了她放任无忧的童年,留下来的就是兄弟的歧视和刁难的记忆。还有那受伤的心灵。

十四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结缘皇室,从此告别了那个家庭,也告别了那令她留恋而又忧伤的短暂童年,走上了一条连她自己都不可想象的人生道路。

从武元庆、武元爽两位同父异母嫡兄,还有武惟良、武怀远两位堂兄身上,她初步体会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也使她对亲情有了不同的看法。

宫廷的角逐使她学会了争取和复仇,也学会了斗智斗勇。

她不轻易相信恩赐。早年在先帝身边的那个王皇后,就曾百般笼络过她,但她知道。那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