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竞技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代女皇(3/4)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代女皇(3/4)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思想纠结在一起,这两种思想都来自他从受到的教育,非常矛盾。周朝取代唐朝,不像其他的朝代更迭伴随着战争和动乱,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则天是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大周的。

温水煮青蛙,臣子们和她的关系是长久发展出来的,很多人对新王朝既无法做到完全地接受,又无法完全地背离,去做出激烈的反抗殉国之举。

可以,狄仁杰一生对唐朝很忠,这是对国家的忠,对武则天也忠,这是对她个人的忠。这是狄仁杰一生的主线。他在帮着武则天治理国家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尽忠,是为了武则天好。他临终布下棋子,甚至对政变预先有所安排的时候,仍然认为自己是尽忠,而且也是为了保全武则天的名节。

武则天做为一个皇帝,最大的建树无疑是在为男性设计的皇帝之位上为自己一个女性强到了这个皇帝的头衔。恐怕这是当年设计皇帝这个名号的秦始皇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武则天不仅做了女皇帝,而且还稳稳当当地做了十几年,如果加上唐高宗去世到她称帝的七年,她足足做了二十一年,所以有首歌唱她“纵横天下二十年”并无夸张。这比历史上很多的男人当皇帝的时间都还要长。

她为何做稳这个皇帝,在政治上有何特别之处?我认为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官制上的改革,一是在选官制度上的改革。武则天把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真正有意义之处是她设立了一些新的使职官。在武则天统治的二十余年间,她大约有过0来次设立使职,有12个是武则天新设立的,这12个使置是:知匦使、理匦使、存抚使、营田使、督作使、飞龙使、防御使、闲厩使、采访使、招讨使、园苑使、庄宅使等。武则天设立这些新的使职,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出现了新事物,当然得有相应的官员去管理。比如知匦使、理匦使这两个使职,由于武则天创立了铜匦,当然得有相应的人员来管理。这两个使职终唐之世未废,足见这两个职位还是很有寿命的。

有唐一代,这种使职随时而置,代替皇帝前去处理各种应急事务,如同後世的钦差大臣,一般都能够较为顺利地处理各种事件,武则天时使职增多,足以证明武则天对国家的治理是很用心的。

在选官制度上,武则天的改革更是尽人皆知。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每年春天举行的一次考试,主要是考进士科,还有明经等科。来自国学太学的,称贡士,由州郡推荐的,称乡贡。据进士科始于隋,“盛于贞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进士盛于贞观是不确的。贞观一朝共二十三年,进士及第者仅205人,每年不到十个人,但武则天统治的二十一年间,进士及第的竟然达到了55人,每年约25人,是贞观时的两倍半,可见进士科盛于贞观是错误的,盛于则***才是对的。

武则天不仅开科举,还大开制举,制举是一种不定期的考试,只限于在职的官员报告,考中可以得到更高的官职,在考试的具体方法上,武则天的创新更多,比如试卷糊名制,殿试等,玄宗朝的著名宰相张就是通过考试而被武则天选中的。还有武举制,这更是武则天的首创。武则天还设立南选,专门从当时化尚不发达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选拔人才以笼四方豪杰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武则天的这种做法,虽然得罪了世袭贵族们,但在下等士人却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综上所述,武则天在治理国家的方面可以是举得了全方位的成就,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学艺术上都有建树,称得上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君王,真正的君王。君王必须拿政绩来话,其它的所谓一些私生活上的问题都毋须拿上台面。因为对天下百姓来,一个君王的私生活是**还是清贞关系并不大。君王的首要任务是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