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名贤篇之孔子(续)(3/6)

名贤篇之孔子(续)(3/6)

上一页中华古代名人录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帝——文圣尼父——文圣为谥号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邹国公——?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先师尼父——先师出自《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先师——?

唐朝——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先圣——隋至初唐释奠礼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太宗废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渊配享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宣父——?

唐朝——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太师——?

武周——天绶元年(690年)——武则天——隆道公——?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文宣王——?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玄圣文宣王——玄圣出自《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玄圣素王之道也”

宋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至圣文宣王——因避宋圣祖赵玄朗讳而改至圣,至圣出自《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25]

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西夏仁宗——文宣帝——?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至圣先师——张璁认为孔子称王名不正言不顺,明世宗依其意见,去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26]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世祖——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李若琳提请恢复孔子元朝时的封谥,经礼部商议,最终确定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世祖——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大成至圣先师——?

(表格中所有的资料来源于:[37])

7亲属成员

关系——姓名

曾祖——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

祖父——伯夏(子夏)

父亲——叔梁纥(子纥,孔姓族人称之为“孔纥”)

儿子——孔鲤

孙子——孔伋

曾孙——孔白

(上表所有的资料来源于:[37])

8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9后世纪念

祠堂

孔子还乡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孔子祖先为春秋时期宋国人,其祖居地及祖坟仍在此地。

周僖王二年(公元前680年),宋国发生内乱,孔子曾祖孔防叔为避乱而奔鲁。孔子成人以后知晓夏邑王公楼村为自己的祖籍,时常回夏邑祭祖省墓。于是把这个地方叫“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而取名“还乡祠”。孔子还乡祠始建于唐初,其形制仿文庙,坐北朝南,有一壁、一坛、两殿、四门及碑林等。宋真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由曲阜到此定居,对孔子还乡祠修复扩建。金代,又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增建崇圣祠。[41]

孔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中华古代名人录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