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职,并不准其后承袭
71世曾纪瑚:字六华,嘉庆十八年袭,曾传镇之弟曾传锡的长子
72世曾广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袭
73世曾昭嗣:字伯续,系曾纪瑚次子曾广莆长子,过继给曾广芳;早卒未得承袭
74世曾宪祏:字奉远,清光绪十二年袭
75世曾倩源:字养泉,原名庆源,因“庆”字犯37代祖讳,故改作“倩”
76世曾繁山:字静斋,民国廿四年改封宗圣奉祀官
77世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世系为:曾纪瑚-曾广莆-曾昭吉-曾宪祜-曾庆潼-曾繁琪-曾祥符;生于1946年,幼年承袭宗圣奉祀官
78世曾令光:曾祥符长子
79世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参考资料
1.孔门十哲.中国历史[引用日期2013-10-6]
2.程颐《大学章句》
3.曾子年谱.曾氏宗亲网[引用日期2014-08-22]
4.《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5.《孝经·开宗明义》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6.曾子居卫.古代历史网[引用日期2015-02-12]
7.曾参.中华五千年网[引用日期2012-12-20]
8.古今孝子第一人——曾参.念网[引用日期2014-08-22]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