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闷我辞了公职吧,你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实了。上次撑伞事件后,我被王金印狠狠地批了,还差点被降了职。你看看,这么一个错误,居然招来如此严重后果,这样的生活哪是人过的生活?我一气之下,就应吴大哥的邀请,辞了公职,去了旺拓公司。”
原来,满有为姑娘辞公职,还是受了吴哥的影响。只是,好像他们早就认识了。不过,吴中有似乎不愿深谈,拿起酒杯,邀请印道红喝酒。
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即便同铺共枕的夫妻。见吴哥不愿,印道红没有追问,应和着和他碰杯喝酒。
12月下旬,印道红打了个电话,托在北京工作的朋友问问,余建强的邮包是否寄到了副总理的手中。对方答复:“不用问,肯定会收到的,你转告余建强同志,要他耐心等待。”
又过了几天,那位朋友打电话来告诉印道红,:“有关领导已经把余建强同志的申诉件批给了中纪委,并且要有有结果。”
这可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印道红马上打电话告之余建强,:“老余,这段时间你不要出远门。”
余建强诧异地:“这是为什么啊?”
印道红:“北京那边来消息了,你的事有了着落,很快就会有人来调查。”
果然,三天后,中纪委打来电话,要去海川市调查余建强反映的事情。不过,省委也在那天,在海川市召开全省廉政大会,主讲人是海川市市委书记王金印。要求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大会。得知这个消息,印道红急忙问吴中有,这是怎么回事?
吴中有:“这还用问,省委在和中央唱对台戏,上面调查王金印是否有问题,江北省就搞个廉政大会,请全省的廉政典型王金印作报告。”
印道红想了想,:“确实有这种味道,他们就不怕上面生气?”
吴中有:“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喻国和他们在江北省经营了这么多年,党羽成群,上面要想动他,还是有所顾忌的。看来,余建强要想翻案,难度不啊!”
印道红:“就这件事而言,能不能翻案,对于谌省长来,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上面来了人,就表明上边对江北省的情况抱有不信任感。你想想,一个省的省委作出的决定,上头派人来调查,这意味着什么?”
吴中有点了点头,:“你的分析有道理,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很快,中纪委来了人,一个姓余,一个姓孟。他们先到江北省委省政府,知会了喻国和和谌建伟,然后带着省纪委的一帮子人直奔海川市。
接到会面的通知后,余建强穿上最体面的衣服,刮掉胡须,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了楚江宾馆。
房间里除了中纪委的,还有市纪委的和省纪委的,大大有近十人。除了中纪委的不认识,余建强全和他们打过交道。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省市纪委的同志对余建强是爱理不理,可现在不同了,他们得热情接待,至少得当着中纪委的同志如此。
余建强和省市纪委的同志招呼过后,便过去激动地和中纪委的两位同志招呼,激动地:“你们可是我的亲人,是我要找的青天大老爷啊!”
中纪委的同志并没有显出多大的热情,而是很严肃地:“余建强同志,我们两个是代表中纪委来调查你反映的问题,首先,我得提出两个具体要求:第一,一定要实事求是,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要实话,不能隐瞒也不能夸大;第二,不要跑动跑西和涉及的人会面,连电话也不能打。如果你能保证做到这两点,那接下我们会继续好好调查。”
余建强肯定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虽然对眼前的两位中纪委同志不了解,但是,他深信就凭两位同志身上的正气,就会为他做主,为所有受了冤屈的人做主。
为了便于交流,余建强也被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