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换取生存几率,只要卵子‘精’子排放多了。总有一些有机会活下来的,这也导致了水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排放数量特别多。
2.体内受‘精’。某些物种中出现了能够在体内制造出类似于体外的海洋环境的器官的能力,这些物种能够把受‘精’卵储存在体内,这样就能够保护自己的后代不受到那些“吃卵生物”的威胁,能够等到自己的后代在自己体内的小海洋中成长到能够自由游动躲避天敌时再排出,这样就增加了后代存活几率。而那些体内的小海洋,则是最原始的“子/宫”。说来也可笑,一开始的时候,雌‘性’与雄‘性’都存在有子/宫的现象,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雄‘性’之中有子/宫的数量就迅速地下降,到最后甚至基本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由于‘精’子比卵子体积小,需要的营养少,所以雄‘性’总是一次‘性’可以排出数量比卵子更多的‘精’子,所以‘精’子的数量往往比卵子多,而雄‘性’只要和更多的雌‘性’/‘交’配,那么它就能够有更多让自己的基因遗传生存下去的机会。
比如说,一只雄‘性’生物排出的‘精’子数量是雌‘性’物种排出卵子数量的1000倍,这也意味着一只雄‘性’可以让1000个雌‘性’同时怀孕,雄‘性’基因遗传下去的几率非常高,它只需要不断地‘交’配、撒网,就能把子孙后代繁殖下去。
而雌‘性’物种虽然也很想这么做,但是奈何它们的卵子太大,需要的营养很多,制造周期和数量都远远比不上‘精’子,最终导致它们无法采取雄‘性’那样的普遍撒网策略。
由于雄‘性’生物不需要负责养育后代,它们只需要不断地‘交’配就可以增加后代存活的几率,它们往往和一只雌‘性’/‘交’配之后就立刻离开去寻找下一条雌‘性’,于是身体笨拙,制造体积大、营养丰富的卵子的雌‘性’就不得不被迫留下,望着离开的雄‘性’的影子,承担起抚养后代的责任,它们想要怨恨它们的丈夫,但是奈何它们那‘花’心的丈夫早已远走高飞去寻找下一个伴侣了。
于是渐渐的,雌‘性’生物有了子/宫,而抚养后代的职责也‘交’给了雌‘性’。甚至到了后来。雌‘性’生物还进化出了‘乳’/房等能够为后代提供营养的器官。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愤怒而不负责任的雌‘性’物种在看到它们丈夫离开,不肯照顾后代后后,索‘性’就鱼死网破,破釜沉舟地同样选择了不照顾后代。和雄‘性’一起离去的策略。
这就导致夫妻双方的后代都难以存活,双双死亡。这样一对比下来,亏的还是雄‘性’,因为雌‘性’的‘精’子体积比卵子小,在最初制造‘生’殖细胞时,雄‘性’‘花’费了更少的营养。而雌‘性’投入了大量的营养制造卵细胞。这样一来,最初投入卵子比‘精’子高,如果受‘精’卵死亡,雌‘性’还是比雄‘性’亏很多。
于是,权衡利弊之下。雌‘性’还是不得不委屈地承担起照顾抚养后代的责任,只不过那些雌‘性’既要承担提供后代营养的职责,又要负责保护后代职责,非常的辛苦。所以在某些鱼类和虫类之中,雌‘性’的体积和战斗力反而比雄‘性’更强大,这都是它们那不负责任的伴侣‘逼’迫出来的。
可以说,在两‘性’繁殖上,雄‘性’像是资本家。像是剥削者,而可怜的雌‘性’更像是被迫义务劳动的劳工。
但是劳工们被压抑久了,也是会选择革命和反抗的。长期以来雌‘性’受到那些不负责任的雄‘性’的迫害。它们要承担生育后代和抚养后代的母亲的职责,过得很辛苦。
有些母亲过的太苦了,它们就变聪明了,它们渐渐地有了看人的眼光,它们能够在‘交’配之前就看出‘交’配对象是不负责任的还是忠诚的。雌‘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