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俩人。
“反正都没人黏我!我从京都买回来的小玩意儿也不用给你们送了!”姚若阳撇撇嘴。
小四一听眼神亮亮的靠过来,“哥哥我黏你!”
瑾哥儿却抱着姚若溪无动于衷。姚若阳天天上学,只有早晚在家里,瑾哥儿对姚若溪更熟悉亲近些。
苗氏还等着问话,看兄妹几个闹腾,顿时不耐烦了,“有啥话你们不能过后了说!你小叔到底咋样了?只报喜的说考中了进士,来的信也也没说个清楚!”
“早一会,晚一会的,你慌啥!”姚正中看她一眼。
“千里远,看不见摸不着的,我这不是着急嘛!”苗氏心心念念的就是小儿子了。
姚若阳看了眼姚若溪,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就道,“小叔很好!他去了就住在于家另外单独的院子里,过了会试又直接过了殿试,是两榜进士。如今朝廷要编撰文集,小叔现在留在翰林院里,等这批文集编撰完,可能就要外放了。”
苗氏听不懂啥编撰文集的,“那就是你小叔在京都做了官?”
“还要外放呢!穷翰林可没啥职权!”姚正中对这方面也知道甚少,不过稍微知道些。
“外放?外放到哪?在京都做官不好?为啥还要外放?”苗氏顿时不满了。全燕国就京都那地儿好,天子脚下,要是外放到偏远的地方,多少年都见不上小儿子一面了呢!当个小县官也没啥出息!
“每个翰林有机会都是要外放的去做官,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做几年实事儿,做出政绩来才能往上升。能一直留在京都的那都是各科状元,世家大族有权有势的。不过京都那么多的人为一个小职位挤破头多得是,还不如外放做一方父母官。”姚若阳看苗氏这态度,顿时升起不好的预感。
“那王元荣呢?还有那个赵书豪,还有于家的公子呢?”苗氏忙又追问。
“元荣跟赵书豪也一样,编撰完朝廷派下来的文集就要外放去做官了。于家的公子人是状元,自然要留京的。”姚若阳说着喝了口茶。
苗氏脸色就不太好了,“有权有势的就能考中状元留在京都。”
“奶奶这话可不要乱说。状元和榜眼,探花都是皇上御笔亲封的,你这么说是在质疑皇上的决策呢!”姚若溪淡淡的抬眼看她一眼。
苗氏一惊,“我哪有乱说!我只是希望你小叔也留在京都,做个京官!”
“我也只是提醒奶奶一句,免得奶奶一人说错,惹来咱们全家遭祸!”姚若溪说着扫了眼姚满仓和毛氏,许氏,姚富贵等人。
苗氏看她不像说假,顿时不敢再提了,改问姚文昌的吃住,“他们几个都有下人小厮伺候,你小叔到了可不得啥都自己来!?”
“小叔也买了个小厮跟着跑腿儿,借了两千两银子买了座小院子住。”姚若阳看看姚若溪,没把是她们家借钱的话说出来。
姚满仓和毛氏,姚富贵几个倒吸口凉气,“借了两千两银子?”大房和三房年年都做豆瓣酱,还养着兔子,都有不少进项。四房倒好,啥进项都没有,姚文昌出手就借了两千两银子。
卢秀春一时也有些担心,不过她知道这个银子是姚若溪送去的,看着苗氏等人的神色,也没有说出来,“再慢慢还就是了。”
“跟谁借的?”苗氏觉得有些头晕,一下子这么多银子,可得啥时候才能还上啊!?
“跟他同窗好友。”姚若阳挑了挑眉毛。
“咋不给于家借?跟于家借,他们家大业大的也不会急着追债。他那同窗也不知道是不是个好的,要是刚借了钱,转头找他要债,他上哪弄那么多银子还啊!?”苗氏气急的都要跺脚了。
“你们家这几年也挣了不少了,你们咋不借给四弟些银两使!?”姚满仓等着姚满屯,不满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