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皱眉,小白菜不解的看向晚秋。
“什么亲戚,这么大仗势?”
“小姐,应该是娘家人,要不,您到阁楼去看看?”
“娘家人?”小白菜轻轻的重复着,起身上了阁楼。
老刘庄村口,赵锦魁领路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群赵家的人,最后面跟着一群赵家的媳妇,姑娘,嘴里喊着“姑爷,姑父,等等。。。”
鞭炮声,刘家的人知道姥娘家的人来了,刘老大扛着油馍棍(油馍是指油条,油馍棍,是指用炸油条的油,把白纸剪成一条条,黏在棍子上,通称:引魂幡);王氏跟在刘老大身后,一边哭,一边念叨,没有刘老二一家,朱氏当然跟在王氏的身后,再往后,跟着刘老太爷的两个闺女,众多的孙子,还有一些旁门的侄子,同宗,一道去迎接姥娘家人。
老赵庄的人就等的村口,直到看到刘老大扛着油馍棍出来,这才往里面走,男人走在前面,女人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哭,一边念叨。
“我的姑父啊!你好命苦啊!日子过好了,你就这么走了。”
“我苦命的姑爷爷啊!你咋就舍得走了哪!”
接姥娘家人,是非常规矩,重视的,听到鞭炮上,村上不少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姥娘家的女人,一个拉着一个,哭的出来的,当然是走在前面,比较亲的,哭不出来的,直接拿手帕遮住了眼睛。
就在赵锦魁距离刘老大一仗远时,刘老大双膝跪地,磕头迎接,这带表对姥娘家人的尊重,磕头也是为已故的人免灾,让他们能在通往阴间的道路上,一路畅通,不受欺负,到了阴间,也少受罪。
“我的个爹啊!我的个亲爹啊!你咋就走了哪!”刘老大低着头,一边哭着迎接姥娘家人,一边念叨。
“我的个爹啊!你咋就这么撇下我们走了哪!”相比于刘老大低沉的哭声,王氏的哭声可谓是鬼哭狼嚎,拼了命的大喊,展现着她的孝心,她的悲痛。
媳妇哭的响亮,姑娘当然也不能落后,刘老大的两个闺女,也是跟着王氏,拼命的哀嚎,相比于她们的痛哭,一路沉默的王氏,显得格外的特别,显眼。
等到把姥娘家的人走过去,刘老大才带着众多来迎接的人匆匆的回去,各守其位。
朱氏挨着王氏,媳妇的后面,就是姑娘,刘老太爷的两个姑娘回到屋里,都拉下的脸子。
“朱氏,你还真是恶毒,爹都死了,你竟然一滴眼泪都不掉,你要是哭不出来,你来干啥!还不如回家哪!”
小姑奶奶不满的等着朱氏,满心的不喜。
跪了半天,又听着一阵阵吵闹的哭声,朱氏本来就有些烦躁,如今又听到一个嫁了人的小姑再这里数落自己,她又怎么能依。
“小姑好教养,好歹我也是个嫂子,竟然张口朱氏,朱氏也是你叫的?你让我走我就走,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当你谁啊?你真当我多想跪在这里是吧?”朱氏嘲讽的撇了眼小姑奶奶,很是不屑,她还真是不想送刘老太爷最有一程,若不是因为拜年之后好跟刘老三交代,就是八抬大轿也抬不来她。
“行了,都少说两句吧!”大姑奶奶皱眉,娘家的事情,她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对于自家妹妹的态度,确实过了点。
“你,你你,姐,你听听,你听听,这人简直太气人了。”小姑奶奶别说的词穷,输理在先。
“行了,你也少说两句。”大姑奶奶警告的拉了拉小姑奶奶。
“哼,爹要是活着,娘要是在这里,她敢这么说。”小姑奶奶不满的嘀咕道,觉的朱氏这是故意在欺负她,若是刘老太太在,她压根不敢。
“小妹,姥娘家的人还都在哪!你就少说两句吧!”王氏为难的安抚道,心里比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