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丫鬟婆子便从位于城北的徐府一路撒到了位于城南的李府。
林璟玉是徐文修的学生,算是徐家的亲朋,但想着他们有孝在身,怕犯忌讳,便推了徐家邀请他们到李家观礼的邀请,打算留在徐家用过早膳之后便准备回林府。
要等到新嫁娘哭嫁拜别父母离开徐府之后,早膳才会开席。林璟玉到的不早不晚,刚好赶上了吉时,新姑娘正哭嫁,因着要观礼,便只得和父亲生前故旧秦大人寒暄两句,新嫁娘出门之后才得空好好说两句话。
秦大人是他父亲的生前至交,相比于其它人来说,林璟玉算是比较熟悉了。林璟玉一直觉得‘神交’二字是对这两人最合适的描述,通信不断,难得一见。两人信中多是各自最近得意的诗词,林璟玉难得灵光一闪得来的佳句还得到过这位秦大人的点评。他父亲得病前还说等年底回京述职的时候带上他去拜访这位秦大人,他到京城之后上门拜访的第二家便是这位秦大人。
“半月不见,你清减了不少。是不是学业上有什么不解之处?”秦大人说道:“若是徐大人不得空闲,你上秦府来,我虽才疏学浅,但这么多年历练在,总能提点你两句。”
林璟玉忙说道:“伯父自谦了,父亲生前常拿伯父的文章诗作教导如卿,在苏州时常遗憾不能和伯父当面谈诗论道。”
谈及故友,秦大人遗憾道:“你父亲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只叹天妒英才。”
叹罢,秦大人转而训诫道:“你年岁尚小便已经有资格参加春闱,在文风盛行的江浙一带也有些名气,正因如此,更要勤勉自身,切莫骄矜自满,恃才傲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历届学子中年纪尚幼便惊才绝艳的人不在少数,就说上一届的春闱里,一学子年岁也不过十三。”
上一届的春闱,秦大人是主考官,对于参试的学子,尤其是其中比较特别的学子的信息自然掌握得比较清楚。林璟玉觉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不太好说,两年前,他十四,正是成家立业的时候,寻常男子早在他这个年纪娶妻生子,他父亲想等他秋闱过后凭着举人的身份直接定下一位家世良好、才貌俱全的女子,他也不负所望一举在秋闱中有所斩获中了举人。恰逢他父亲至交是来年春闱的主考官,似乎上天都站在了他这边。他到现在都还清楚记得朝廷任命秦大人为主考官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他父亲竭力掩饰下的欣喜若狂。
然后便是他的父亲突然病逝。
“现在离春闱将近还有一年,心态一定要放稳。”被秦大人的劝导拉回神,林璟玉含笑听着秦大人的絮絮叨叨。秦大人自己参加过科考,家里有子侄参加过科考,他还亲自主持过科考,他的经验便愈加珍贵。
跟在秦大人身边的儿子秦予之在一旁朝林璟玉挤眉弄眼,等秦大人看他的时候却是肃然恭敬,一脸正认真受教的表情,林璟玉趁秦大人视线不在这里的时候做了一个‘甘拜下风’的表情作为回敬。
本来秦大人说得兴起,一句话没说完就住了口。林璟玉觉得疑惑,顺着秦大人的视线望过去,见两人联袂而来,一人四十开外,面目端正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