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一笑:“也不能这么,在宗柔这里议事时能各抒己见,一旦形成决议,将令行禁止,不可阻止。”
一行人跟着入营,恰好是午休,各处工地收拢工具,喂养牛马,军士们入营区吃饭,劳力就在工地上用餐。
幕府三司僚佐往来于各个工地,对吃饭的民工发放工钱。
这批人一律以粮食这种硬通货进行结算,十天一结账。夏收前这段日子,青黄不接时粮食可比银子重要。
一张张印刷精美的粮票以升斗为单位,最大单位是半石五斗,其次是两斗、一斗、五升、两升、一升和最的单位五合。
管吃,住的条件是草棚,寻常劳力每日工钱是两升米,工头加一升,八个大工头再加一升。一升米大约两斤重,一天的工钱就是四斤,省着吃够一家四口人吃三天。
算成银子,这伙民工吃饱肚子之余,每月的工资价值一两,这可比此时绝大多数当兵的日子要滋润。
所以工地上根本不缺劳力,南皮周边乡村的族老都来了好几趟,愿意以更低廉的工资出劳力……
两万新军,三万劳力,五万丁壮一起劳作,工地上也是一日一个变化。半月的时间,军镇所需的二十里长暗渠挖好,砖石垒砌,石灰、鸡蛋清勾缝。现在就是等暗渠内砖缝阴干后,开闸放水。
而现在,估计再有三日工作量,朱延平的第一层土台就会建好,随后就是中央第二层。工程量最大的土台工作完毕,劳力就能遣散近半,留下的与军士进行营房修建工作。
最后的幕府修建工作、炮台、地下仓储工作,都是由军士负责。
张采等人入营时,朱延平正给寇青桐勾画牛仔裤图纸及染色注意事项,他还不清楚帆布军装会引发多大的服饰改革潮流,也不清楚寇青桐的那帮姐妹会为他怎么扬名,更不清楚自己图方便搞出来的粮票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古人也在进步,不要以为古代人也喜欢写笔画繁复的繁体字,草书就是最初的简体字。整个明末的文字简化,已经接近于后世水准。之所以再次变成让人头晕的繁体字,就是满清干的好事!
字简单了好学,还是字复杂了好学?
一目了然!
将文字复杂化,这帮混蛋打的什么主意,还用再!
天气炎热时,明人也不会把自己裹得厚厚实实,七分裤、水桶裤这些居家凉爽的服饰比比皆是,为了劳动方便,服装也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南军方面,夏日时基本上军士人人都是露出膝盖的四角裤。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