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罢,朱延平拱手行礼,转身走下,声音传来:“收兵!”
一道烟花升空,散开演练的各部见讯,开始整队,聚散如一。
曹少钦也拱拱手,跟着朱延平离去,没人再跟上去,显然讨论杀人的事情去了。
“必杀之人,嘿嘿!”
王化贞笑笑,扭头问:“李吉水,观这军感想如何?”
李邦华摇头不语,反问:“你们到底杀多少才是头儿?”
温体仁保持沉默,他就是过来刷存在感的,王化贞手扶在护栏上,胡须抖着:“如宗柔所言,《大明律》当诛之贼,则诛之。”
李邦华无语了,谁真握着刀子和名义,手里捧着《大明律》杀人,哪个又能拦得住?
一直沉默不开口的太仆寺正卿郭允厚道:“杀多少是天津的事情,这回买卖关系各镇军备,这边准备怎么谈?”
温体仁接过话题:“朱车骑的意思是不着急,将塞外来人晾上一阵。这几日由幕府有司负责招待,与这些人磨磨嘴皮子,探探底。最快,也会在三日后进行正式磋商。”
郭允厚摇头苦笑:“也不早言传一声,害的我们紧赶硬赶。”
李邦华也是摇摇头:“估计,也只有他敢这么晾着塞外的人。郭正卿,咱去找找徐梦麟,把各方面的事情定一下。”
指挥台上的护卫、旗官、鼓吏先后退下,就剩了温体仁与王化贞。
温体仁看着沉默看风景的王化贞有些不适应,这是个性子急躁的人,现在能一副云淡风轻模样,可见天牢的饭也没有白吃。
轻咳两声,吸引王化贞目光,温体仁道:“听人兵部会增加一位戎政侍郎?”
因地方督抚下派关键地方的要员都会挂兵部侍郎、尚书衔,也为了防止兵部内扯皮,坐堂管事的尚书也被称作戎政兵部尚书,专职侍郎被称作戎政侍郎。
王化贞摇头:“长卿兄想多了,确实有此事,继李邦华后,增福建李春烨为戎政右侍郎,补足戎政左右侍郎,没有我什么事。”
左右看一眼台下,王化贞继续:“李邦华本来就整饬过一回京营,这种关键时刻,整饬京营的事情,不能交给他一个人管。”
温体仁明白了,整饬京营现在为的是即将开始的阅军,真正为的还是强干弱枝之策。又因为阅兵,李邦华有东林背景,根正苗红,阅兵前把京营交给李邦华整顿,再把东林叛徒王化贞升上去当戎政,有授人以柄,太阿倒持的嫌疑。
笑笑,他道:“还想着兵部空出个位置,咱也好挤进去。”
温体仁也感觉戴着礼部侍郎的帽子在地上督军,有些不像话。
王化贞见着老子还不走,便:“怎么,长卿兄还有旁的事情?”
“确有一些,求情的多了,这差事不好办。车骑将军这里立场鲜明,他光明磊落不怕事,可苦了我们这样的,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王化贞眨眨眼,一笑:“长卿兄,在风箱里受气还有出头的一天,落在粮库里跑,我那师侄逮住了,抬手斩断鼠头,可就没了出头、受气的机会。”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