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吴刺史又惊又喜。
听这声音,钦差大人的队伍莫非还在和倭寇奋战,并没有全军覆没?
想到这个可能,吴刺史不由得精神为之大振。
战斗还没有结束,钦差大人的队伍仍在抵抗,这么说来,钦差大人仍可能活着!
“快读!快读!都给我动作快读!”
再回头看看自己带来的队伍的行军速度,吴刺史有种想要给每个人都来上两马鞭的冲动:“今天你们敢误了我的大事,信不信我明天就派你们去攻打郁洲山!”
听到刺史大人的怒吼,众人心里都是一颤,下意识地纷纷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再次加快了脚步。
郁洲山,那是位于东海郡东边海上的一个巨大海岛,倭寇入侵徐州之后,强占了该岛,并将之当成了己方袭扰徐扬二州沿海地区的大本营和桥头堡,据说如今在岛上,常驻有数万人的倭寇。
去攻打郁洲山?
那简直就和找死没两样啊,先不说岛上有这许多倭寇,单是如何渡海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没有合适的海船,没有熟悉海战的精兵强将,只怕还没有登上郁洲山,大家就先被倭寇的船队送到大海里去喂龙王爷了!
见队伍的速度又提升了一些,虽然仍是不太满意,但吴刺史的脸色终究是好看了一些,他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在发了一通狠之后,也不敢再继续逼迫众人,因为他也知道,大家其实都已经尽力了,毕竟除了他和一些将领骑着为数不多的角马之外,其余人都是靠着两条腿一路从郯城跑到了这里,也确实不容易。
当下他也继续打马跟着队伍前行,正在这时,前方又有一个斥候急急地冲了回来。
“大捷!大捷!老鸦渡大捷!倭寇被钦差大人他们打败了!”
大捷?
倭寇败了?
而且是被那位年轻的钦差大人打败的?
这怎么可能?
下意识地,吴刺史觉得自己肯定是听错了,要不就是这斥候把话说反了。
对于那位年轻的钦差大人一行的情况,吴明华吴刺史还是十分了解的,钦差大人自己据说带了不少亲兵和家眷,足足有数百人之多,然后永和帝又另外指派了五百禁军随行护卫,两边的人马加在一起,人数在千人左右。
以吴刺史自己的理解,这样的一支队伍,能战斗的人数应在在七百人左右,除去五百禁军,钦差大人自己那边能有一二百人的战力。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了。
相对的,根据此前斥候的回报,在老鸦渡这边出没的倭寇,至少有一千五百人左右,而且这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那可是一千五百规模的倭寇啊,以吴刺史自己和倭寇的战斗经验来看,在野外,要挡住倭寇的进攻,己方的人马数量至少也要有倭寇的三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挡住进攻而已,而不是战胜,也就是说,三倍于倭寇的人马,在吴刺史看来野战也不过只能打个平手。
至于要打败甚至击溃倭寇,不好意思,吴刺史还真没这么辉煌的战绩。
所以当那斥候一路大呼小叫地跑到了吴刺史的跟前之后,认为不是自己听错就是对方说错的吴刺史竟然问道:“钦差大人已经败了?”
那一脸兴奋莫名,急急跑来向吴刺史报喜的斥候闻言不由得一愣,心想莫非自己刚才太过激动,所以把话说反了不成?
当下连忙拱手向吴刺史大声应道:“刺史大人,不是钦差大人败了,是倭寇败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说着说着,这斥候又是眉飞色舞起来:“钦差大人当真是神勇无比,只不过区区百骑人马,竟杀得那许多倭寇落花流水,屁滚尿流,那场面实在是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