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那常浩还有吴明华,有的是办法,何必如此大动干戈,甚至为此不惜与倭人联手?倭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得势,日后必为我大汉心腹之患,而且此事一旦日后为人所知,对殿下的声誉伤害不!是以人觉得,殿下此计,殊为不妥!”
卓先生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有些玩味的看住了邓老三:“想不到邓老三你还有这等见识,倒是让卓某有些惊讶,那依你的意思,咱们该当如何下手才是?”
那邓老三慨然道:“人虽然不才,但对这一身武艺,倒还有几分自信,若是卓先生应允,人情愿今夜潜入那刺史府,定然割得那常浩和吴明华的人头来献于先生!如此岂不胜过借倭寇之手杀人,亦不必为了这二人,致我大汉城池生灵涂炭!”
卓先生听了,冷冷一笑,沉声道:“你倒是好心,可你真以为事情便这么简单?你以为殿下如此作为,只是为了要取那常浩和吴明华的人头么?殿下此举,大有深意,所图亦甚大,就算是卓某,也不敢得窥全盘,你一介莽夫,又如何能明白?你所的这些,殿下又如何不知?原本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见,没成想却是我高看了你!”
又道:“念在你和卓某一样,是殿下身边的老人,都跟随殿下这许多年,也算是袍泽一场,卓某劝你一句,这些话你在卓某这边就好,千万不要在殿下面前提起,不然的话,恼了殿下,你必死无疑!到时候我也救不得你!”
罢他又挥了挥手,道:“快些去办事吧,楚王这边派来的那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你看着,我总是不太放心,不要再胡思乱想,都依殿下之计行事便可!”
那邓老三听卓先生如此,不由得大失所望,他张了张口还想些什么,却终于是没有出来,最终长叹一声,然后便向卓先生拱了拱手,怏怏地去了。
卓先生见邓老三离开,也是摇头叹息,呆呆地出了一会神,才苦笑着自言自语道:“卓某何偿不知如此作为,日后必被他人所唾弃,奈何殿下一向固执,他执意如此,我便是想劝,他又如何肯听?你以为卓某就真想看到这郯城被倭人杀得血流成河么?”
***********我是自言自语的分割线************
是夜,郯城,刺史府。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喧闹了一天的郯城终于安静了下来,白天时的提心吊胆和后来的莫名振奋,大起大落的情绪让郯城百姓们都是身心俱疲,大部份的人早早地就都睡下,这时候大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刺史府这边也是一样,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吴刺史就因为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失眠了。
所以虽然已经是三更时分,但当邓老三潜入到刺史府的后宅时,却意外地发现,吴刺史这时候竟然还在他自己所住的那处院落中,对月独酌。
这是个下手的好机会啊!
发现吴刺史身边并没有其他人,邓老三有些意动。
虽白天的时候,他算是默认了卓先生的话,并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来,但这一整天,他思来想去,总是觉得殿下为达目的不惜与倭人勾结,甚至不顾郯城这许多无辜百姓的生死,实在是大大地不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邓老三也有,虽然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个什么好人,这些年来,为了报答殿下的救命之恩,他不知道为殿下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情,真要起来,他邓老三绝对是死有余辜。
可即便是这样,邓老三也有自己的坚持,在他看来,汉人要怎么内斗都可以,大家各有所图各为其主各施手段,他无话可,可勾结外敌来对付自己人,这一邓老三真的无法接受。
且不那倭寇虎狼成性,咱们汉人自己的事,为什么要让倭人来插上一脚,甚至还要为此牺牲一城百姓?
这没道理,真的没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