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最为酷热的时段,周奎命周勉这个时候风风火火的来到登州,便是为了他心中的商业大计,这位伯爷想银子已经是想的有些发疯了。
这样一来,可是将周勉给祸害的不轻。轻车简从,一路奔‘波’来到登州,整个人被晒黑了许多,山东地方毕竟比不得京师繁华惬意,朱平安又是对自己的享受不甚在乎的一个人,偌大的都司衙‘门’竟然连权贵夏日必备的冰块都没有储备。整个都司衙‘门’的房屋都曝‘露’在烈日的照‘射’下,一进屋子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好在距离海边不远,不时会有海风吹拂过来,饶是如此,周勉也是汗透衣襟。
在路上的时候,便已经听说了登州的腥风血雨,朱平安此次的动作,使得上百颗人头落地,就连周勉也是咋舌不已,但也是因为如此,登州的局面才迅速的安定下来。一路听说了鲁王府和山东都司衙‘门’的震动,虽然明知道这位小爷在朝中自有权贵照拂,但周勉还是甚为担心,因此刚到山东,便立刻向朱平安说明有关鲁王和刘泽清的消息,希望朱平安能早做准备。
“山东之利,无外乎三种,一为土地,二为盐业,三为海贸。这三种刘泽清和鲁王无一例外的都‘插’手其中,刘泽清手中有兵,鲁王府有财,双方互惠互利,这些年倒是合作的很是愉快。朱以海继承藩位之后,其人心‘胸’虽然狭窄,但同样是视财如命,刘泽清作为一镇总兵,手握重兵,自然会跋扈一些,趁着朱寿镛急病暴卒的实际,侵占了不少原该属于鲁王府的生意,但朱以海却是隐忍了下来,一直未见其又甚举动。”
这些消息对于朱平安来说不算陌生,‘阴’世纲与沈名先快速的将军情处成立起来,整个机构告诉运转,得到这些情报不算什么难事。在周勉的心目中,鉴于朱平安在山东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刘泽清的威胁更大一些,毕竟他是山东总兵,手中握有数万之众。朱以海不过是一介藩王,空有其名。
但朱平安的观点却与其恰恰相反,刘泽清此人不足为虑,不过是一个喜欢投机取巧的军镇而已,麾下的人马虽众,其战力和智商却是不足一晒。倒是这个朱以海,将来却有极大的隐忧。
唐王和鲁王之争,便贯穿了南明大半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些毫无意义的名分之争,使得南明残存的力量成为了士大夫们党争的牺牲品,最后两派人马都无奈的走向了消亡,也使得本有希望再造大明的黄金时机白白溜走。
鲁王朱以海,正是两浙势力推出来的旗帜。
不过,既然现如今鲁王朱以海就在朱平安的眼皮子底下,那他将来就不要再指望将来会有什么作为了。冲着自己的老爹朱聿键,朱平安也不会给他争夺天下的机会。
如今不仅是周勉提醒要小心刘泽清和鲁王朱以海两人,就连军情处也得到了消息,登州的豪族诸如许家、莫家、林家、王家等已经派人到了兖州,求到了朱以海的面前,请他上疏朝廷,彻查登州四卫的事情,以期挽回损失,重新争回豪族在登州的支配权。
相比较而言,处理这些人反倒是要小心一些,毕竟人数众多,牵连甚广。
朱平安正在思虑之间,亲兵来报,登州海港码头外驶来五条西洋舰船,虽然遍布火炮,但来人却示意并无恶意,请求觐见新任登州副总兵朱平安,水师参将童万钧已经率军在港口外严密监视,请大人过去看看情况。
朱平安呵呵一笑,转头对周勉说道:“这刚来登州不到月余,便有生意登‘门’,周大哥不妨随我去码头一起看看吧!”
屋外依然是骄阳似火,一行人策马疾行,这才有了清爽的感觉。到得蓬莱城外的海港,周勉却是不免有些失望。空‘荡’‘荡’的港口码头,除了士卒别无他人,沿海各线已经在登州都司衙‘门’的统一指挥下,调拨银子加固城防,架设火炮,但在周勉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