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闻言顿时一惊,急忙起身惶恐的拜道:“太子殿下,某所言绝无虚假之处,请殿下明察。”
李承乾一愣,而后急忙说道:“冯将军误会了,孤所说的是那些死士恐怕不止如此。”
冯立苦笑一声,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说道:“郎君还是说明白些好,某乃是降将,对于此等之事,十分的敏感,毕竟某在当时诛杀了屯营将军敬君弘,已经报答了息王之恩,现如今父母妻儿皆在,再不敢心生他念,请郎君明鉴。”
“将军之心,我父子皆知,日后只要把持本心,为圣人效力,必可名留青史。”李承乾安慰道。
冯立闻言重重的点了头说道:“立曾误入迷途,今得知返,怎敢不以死效命乎?”
李承乾听得此言,点了点头,而后从胸前拿出一物,递给李孝恭而后说道:“不知王叔可曾还记得此物?”
李孝恭将李承乾的递过来的东西,拿在手中,细细的看了几下,依稀有些熟悉的模样,而后方才不确定的说道:“此莫非乃是当年我平灭萧铣之后,所得的西梁皇室遗物,龙凤纹玉佩?”
“王叔果然慧眼如炬,都过去这么多些年了,还记得如此清楚。”李承乾笑道。
“不是我慧眼如炬,而是此物太过稀有,据说此物聚集了西梁皇室的气运,虽然有些虚无缥缈,但确实是西梁王朝的无价之宝,此龙形玉佩普天之下共有三枚,再找不出第四枚。”李孝恭徐徐说道:“当年我夺得此物之后,就将他们献给了太上皇。据说后来太上皇将这三枚玉佩,分别赐予息王、圣人以及刺王。”
李承乾接着说道:“王叔所言不差,然而孤曾经遍查关于玄武之事的卷宗以及奏折,发现一个疑点。”
“什么疑点?”李孝恭凝声说道。他从李承乾的话语之中察觉出了一丝的不同寻常。
“武德九年八月,凤翔太守李应允曾经发来急报,说一伙不明身份之人,突然闯关,从凤翔出境,据说是逃到了碎叶一带。”
“由于刚刚经历过玄武门之事,天下尚未安稳,各地皆在缉拿息王旧党,以图一步登天。李应允也不例外,于是招募画师。将闯关之人的容貌全部画了出来,而后连同奏折呈到了长安。”
“后经前东宫内侍等辨认,其中有一个怀有身孕的女子,疑似早已死在六月之变的,息王之偏妃常妃,这个女子胸口所佩戴的正是一枚龙凤纹玉佩。”
而后李承乾目光柔和的注视着常胜接着说道:“小胜子,你说这件事巧不巧?”
常胜眼光有些闪烁,躲避着李承乾的目光,强笑道:“确实是有些巧。难不成当年的常妃并没有死?”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道:“小胜子,你说对了,常妃确实是没有死。为了此事孤也曾经去咨询过魏玄成。他告诉孤说,当年息王争位之时,早就做了两手准备,暗中命令十八名死士秘密保护常妃。因常妃怀有身孕被息王隐藏了下来,而承道、承德等都已长大,目标也太大。若所以一旦事有不济。十八名死士立即护送常妃逃离大唐,留存一点骨血,以图东山再起。”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之多,当事之人不是死的死就是逃的逃,但龙凤纹玉佩却不会错。当年孤就藩中山之时,父皇将他的那枚龙凤纹玉佩赠与我,而刺王死后,他的那枚龙凤纹玉佩随他葬进墓地。唯有息王的那枚不知所踪,所以那名女子比为常妃无疑。”(以此向高月大大的天下致敬)
冯立恍然大悟的说道:“这就是郎君问某三十六死士之意?”
“不错,据说护送常妃的十八人乃是其中的翘楚,所以孤有些担心,剩余的还呆在长安的死士,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还有一个精于刺杀的孙达。”李承乾点头说道。
“太子大可比担心,刺客之道,小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