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冯一博早早就起来。>
安排人把年礼都送了出去。>
他在都中走动的人家不多。>
亲戚只有荣国贾家、梨香院的薛家。>
林如海的年礼,也都一并送了过去。>
另外是内阁首辅张松越,以及翰林院的几位同僚。>
还有六宫都太监夏秉忠。>
虽然不能明目张胆送礼,但也要有所表示。>
这些都是他自己人脉,定然是要维护的。>
最后,还有草场胡同的秦家。>
冯秦两家本就是通家之好,只是中途几年断了音讯。>
秦业上次还帮过他,两家自也重新走动起来。>
初一一大早,冯府都忙活起来。>
冯一博先摆好三牲供品,祭祀了冯家祖先。>
然后给同样祭祀完毕的李守中夫妇磕了头,拿到两份丰厚的红包。>
接受了下人们的参拜,亲手给他们都发了压岁钱。>
其余交给孟姨操持。>
尤老娘带着尤氏姐妹、香菱等,到后宅和李孟氏一起包起了饺子。>
等包好了之后,门口又放了一阵鞭炮。>
“噼里啪啦”的一崩,正式宣告着新旧交替。>
初二,李纨带着贾兰回门拜年。>
冯一博给贾兰包了个大红包,并叮嘱他不要乱花。>
好留着将来娶媳妇用。>
把向来乖巧贾兰说的直往李纨怀里钻。>
初三,冯一博就开始走亲戚。>
贾家、薛家这样的人家,这几天迎来送往都是王公贵族。>
就算他去了,怕也只匆匆一面。>
“十五之前都是年”。>
不如等一阵子,元宵节之前去一趟就好。>
张松越那边也是如此,往来走动的络绎不绝。>
冯一博送了年礼就够了。>
他并不准备扑过去做门下走狗,因此尽了礼数就好。>
翰林院的几个同僚都是平辈,不适合现在过去。>
所以,今天唯一要去的。>
就是秦府。>
冯一博带着礼物到了草场胡同。>
拜帖送上之后,很快就被领到的正屋。>
一进屋,冯一博就愣了一下。>
除了秦业之外,屋里还有几人。>
先是一个男孩,和宝玉差不多大。>
这自然是秦钟。>
冯一博知他不用上学,还专门准备了红包。>
因此,诧异的自然不是他。>
而是一个女子。>
一个曾经也是魂牵梦萦,如今早已抛在脑后的女子。>
见冯一博进来,秦可卿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从炕上起身。>
她在屋里自然听到了通报。>
可在冯一博的进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
一双妙目望了过去。>
这一眼蕴含万千,似还带了一丝幽怨。>
就是这一丝幽怨,才让冯一博愣了一下。>
好在知道可儿妹妹嫁人之后,冯一博果决的断了念想。>
此时直接避开她的眼神,上前先朝秦业施礼:>
“伯父过年好,冯渊给您拜年了,祝您福如东海,金玉满堂,子孙繁盛,身体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