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他还待再说什么,就被凌剑打断了他的话。>
“你既已决定前去,就不要有许多废话!”>
“退下吧!”>
方孝孺躬身谢恩,退回到原位。>
凌剑望了望那帮武将们,见长兴候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已白发苍苍,身形有些佝偻。>
其余的武将们虽正是好时候,却很少上阵杀敌,缺少统兵之才,难以让将士们信服。>
他心中长叹一声,皇爷爷呀,你为何要将那些武将们赶尽杀绝啊?>
朕知道您是为咱好,但也不能这样吧?>
您在世上,您的儿子们不敢犯上作乱,因为他们都怕你呀。>
但您已经去世了,他们自不会将孙儿看在眼里,要一门心思忤逆您的心意啊!>
您老倒是睁眼看看,您留给朕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他们不是老态龙钟,就是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
这叫朕如何与他们对抗啊?>
唉!>
要是一切都是皇爷爷所安排的那样,只有顺境,没有逆境,恐怕自己也不会来到这个年代。>
但自己现在所知的武将当中,除了耿炳文、郭英之外,就只有平安、瞿能和盛庸等寥寥几人可堪大用。>
其余的都是勋二代,而且他们并无统兵之才。>
啊!他突然想起,还有一名文官,叫铁铉的。>
此子能文能武,在朱棣差点攻陷济南之时,就是他在城墙上挂出朱元璋的巨幅画像,这才不得不让朱棣退兵的。>
心中的几个人选一确定,他抬头看着这些武将们,不慌不忙的道;“各位爱卿!”>
“你们可有谁毛遂自荐,前去北平府担任都指挥使一职的?”>
众武将心中忐忑,现在前去北平府,那不就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一时之间,众将齐齐默然。>
凌剑也不着急,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
等了半晌,长兴候耿炳文出列奏道;“陛下!臣愿往!”>
凌剑看着耿炳文,心中叹他的忠义,口中却笑道;“耿老将军,你现在年岁已经大了。”>
“此去北平,少说也有两千来里地!”>
“朕怕你前去,一路舟车劳顿,到了地方,身体早就垮了!”>
“不行!朕得挑个年轻的将军前往,方觉得妥当!”>
哪知话刚一说完,只听耿炳文大笑道;“陛下!”>
“廉颇老矣,也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他七十多岁的高龄,仍亲率赵军,大破秦军!”>
“而臣现在只有区区六十四岁,离老还早着呢!”>
此时,平安出列奏道;“陛下!臣愿往!”>
耿炳文回头一看,见是平安,他马上喝道;“去去去!”>
“此等国家大事,能有你小子什么事?”>
平安抱拳笑道;“老将军!”>
“你刚才不是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吗?”>
“咱们既然同朝为官,那怎能没有小子之事呢?”>
耿炳文气咻咻的道;“你可知此行之凶险,说那北平府现今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
“这样,你还敢去吗?”>
平安笑道;“劳老将军挂心!”>
“现今陛下还未削藩,北平城也还是咱大明的一座城池!”>
“就算陛下削去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