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遵循儒家思想为立国根本,对于门户高低、身份尊卑极其讲究,婚嫁结亲自是如此。 夏莲作为桥家的女婢,自然是身份低微,而桥仲景贵为桥家家主亲生兄弟,是桥家的主人,要是他要娶妻,定然是要娶一个门当户对富贵人家姐才行。
夏莲也可以跟随桥仲景,但是不能为正室,只能为妾,只有桥二公子娶了正妻以后,才能轮的上将她招入门房∧莲也是一心对待桥仲景,不在乎身份差别,不管为妻为妾,她都愿意陪伴左右,而药呆子却是死犟的性格,非夏莲不娶,而且还嚷嚷只娶夏莲一个♀些话一出口,闹得整个桥府都议论纷纷,结果倒让桥三泰左右为难。
对于这个同胞弟弟,桥三泰也不敢将那些家规摆出来,使上一些强硬措施硬逼他就范,只是慢慢开导,消他能招进想清楚,可时间一拖长,倒让桥仲景和夏莲的感情越来越深,竟到了那种生死不分离的地步。
张承天听罢桥九讲述,心里也一阵感叹,这是什么破规矩,两人相爱还不能在一起,这不是害人的死教条么?
他以前也有接触过这种封建礼教的知识,却不知道在这里却是亲身体会了一把,对于这个社会,他觉得还是有种难以融入的感觉。
三纲五常就是儒家伦理化中的架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这些思想是统治者者灌输教化万民的,在东汉这种以儒家思想盛浓的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存有这些门户观念,这种思维早已经在人的脑中根深蒂固。
桥仲景和夏莲这种关系就是触犯了世人潜意识中这种名教观念,特别是桥仲景,在外人的眼里,他作为桥家主人,竟然破天荒的爱上一个自己家的女婢,对于桥家这种名门望族来,定是不行的。
最让张承天反感的就是,这个时候有种法,叫“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思是姑娘们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这里有好的一面,可却束缚了女子很多应有的权利,所以张承天对这些规矩是带着鄙夷眼神的。就像上次邓才女提出休夫,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不合适了就重新找过,要不然怎么生活下去,他觉得那是她的自由,对此张承天并不会去反对。
可让他恶心的是,那个邓缨了点不同的理念,就自以为是想变成女权主义者,那又是走另一个极端了。
其实桥仲景两人关系被曝出来以后,桥家还算是处理得不错⌒可能是桥三泰只有一个兄弟,再加上桥家之中,也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上台面的男丁,虽然桥仲景只会钻研什么玄黄之术,可还算是有点样子。
张承天也认识到了这点,要不然按照这个时期人的思想,只怕夏莲这姑娘生死都有点悬。
不被弄死算好了,要是换了一个强横不讲道理的家主,将自己的女婢卖去很远的地方,那作为下人的也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是合情合理的。
张承天微微摇头,对着桥九道:“桥九叔,你们看着他们这样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